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名5旬老辅警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队长告诉他:
“你不是喜欢钓鱼么,现在你的爱好能发挥作用了,我们组接到了一个大案,目标人物就住在运粮河边。”
“你可以发挥你的专长,边垂钓边监视目标人物,如何?”
听到队长的描述后,这名老辅警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破案,此后,他风雨无阻,每日都会出现在运粮河边垂钓,连在河边钓了66天鱼,甚至晒成了“阴阳脸”。
那么,这究竟是一桩多大的案子,为何需要连在河边钓66天鱼?
不轻松的钓鱼任务
执行这项钓鱼任务的人名叫唐金强,是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治安大队的一名53岁的老辅警。
他是从20多岁的时候喜欢上钓鱼这项活动的,每到节假日时,他便会约着三五好友一起去钓鱼,或许,连他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项爱好,竟然可以为办案侦查做掩护。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任务既能钓鱼又能办案,玩乐与工作结合两不耽误,唐金强能接到这样的任务是走了“狗屎运”。
但实际上,这项钓鱼任务并不像我们脑海里想象的那样轻松。
为了不错过任务目标的一举一动,唐金强整个白天都需要待在河边钓鱼,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除此外,他还要面临身份暴露的风险,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行事,合乎常规。
至于队长为何会设钓鱼任务,让唐金强用钓鱼做掩护侦查,还得从2019年10月初的一条情报说起。
当时,烟草专卖局的稽查员在镇江市润州区运粮河边一栋楼房前发现了一张小纸条,这张纸条上写满了字,上面写了十几种香烟品牌的价格,而且,这些香烟的价格完全低于烟草批发市场的价格。
根据这张纸条,稽查员怀疑这附近有人贩卖假烟。
纸条
为了查清楚这件事,稽查员进行了调查,楼房主人为梁某鹏,他是河北人,专门从事食品批发生意,而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烟酒店。
刚开始,稽查员怀疑是他的父亲在倒卖假烟,于是便去了他父亲的烟酒店里进行了暗访,但一番查探下来,稽查员却一点异常都没发现,根本没再他父亲的烟酒店里看到任何假货。
之后,稽查员将调查目标放到了梁某鹏本人身上。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在梁某鹏身上发现了“猫腻”,这个梁某鹏虽然做着食品批发的生意,但在暗地里,却还做着批发香烟的勾当。
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稽查员怀疑他有贩卖假烟的嫌疑,于是便请求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协查。
2019年10月10日,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成立专案组,并把侦查的方位集中在梁某鹏租在运河边的二层小楼处。
为了不漏痕迹的侦查到情报,专案组队长思前想后,觉得用垂钓爱好者的身份侦查最不易暴露。
因为运粮河的两岸有许多民宅,这里每天都会有许多垂钓者在垂钓,垂钓者一抓一大把并不稀奇,更不会引人注意,到时候,侦查人员便可以以钓鱼为掩护,设置观察哨,观察目标小楼外的一举一动。
确定完这个计划后,队长的心目中当即便有了一个绝佳的侦查人选,而这人便是故事的主人公53岁辅警唐金强。
唐金强是垂钓深度爱好者,有好几套专业的垂钓工具,派他去执行垂钓任务,定不会引起目标人物梁某鹏的怀疑。
而唐金强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了这项不简单的垂钓任务。
10月11日早上8点多,唐金强带着全套装备来到运粮河北岸,选择了一个观察位置坐了下来。
为了不使人对他起疑,他还带着喝水的水杯,似乎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垂钓者。
和平常垂钓不一样的是,他的整个注意力不在水漂上而是在对面的楼房大门上。比如对面楼房大门进出了多少辆车,车里装了多少货等等,这些情况他都要悄悄地用录像记录并对队长做汇报。
就这样,唐金强从8点钓到下午6点,鱼虽没钓到几条,但他却收获了不少的情报,其中,对面的这个2层小楼就是存放假烟的仓库。
此后的每天,唐金强便会拿着专业的垂钓工具来运粮河垂钓,从早上8点钓鱼钓到下午6点,从未有过丝毫的松懈。
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近乎偏执的资深垂钓爱好者,每日准时准点地出现在河岸边钓鱼,而他的这番举动,也引起了附近垂钓爱好者的关注和询问。
对于别人的询问,唐金强只是笑着声称自己是个退休人员,平日就喜欢钓鱼,与其在家闲着睡大觉,倒不如来河边垂钓。
凭借着这样的说辞,唐金强骗过了所有人,但唐金强还是感到不放心。
侦查组的目标人物梁某鹏是个非常警觉的人,万一被他发现了怎么办?
为了不被发现,唐金强想出了一个办法。
每当梁某鹏走到桥附近的时候,他都会拿着杆子往旁边走一走换个位置钓,或是和一旁的钓鱼爱好者聊天,避开这个时间。
凭借着这样的办法,唐金强未曾与梁某鹏发生任何的接触,顺利地成为了一个河岸边的垂钓爱好者。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每天都要垂钓10小时左右,持续钓了66天,66天过去后,他的手被晒得黝黑,面部更是被晒成“阴阳脸”。
唐金强的努力付出是有回报的,他侦查到的许多情报都派上了用处,成了破案的关键。
终破大案
根据唐金强观察,有五辆车频繁出入假烟仓库,唐金强将这五辆车的外貌特征与车牌号记下汇报给了队长。
之后,专案组梳理了一下唐金强的情报,这些假烟都是从外地购入后才放入仓库分装运往各地售卖的,由此可以判断梁某鹏可能是假烟销售的中间环节关键人物,梁某鹏的上线给他货,而梁某鹏则负责把货销售给其他下线售卖。
为了捋清楚梁某鹏的关系网,专案组警方随即便对频繁出入假烟仓库的五辆车进行了跟踪。
通过跟踪他们发现,开这几辆车的人都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他们经常没有规律性地调头、停车、返回,为的就是防止后面有人盯梢。
由于涉案人员的警觉性高,警方为安全起见,制定了多辆私家车轮流出动的盯梢计划。
就这样,多辆私家车齐出动,分路段行动,将涉案车辆的一举一动都盯得死死的。
一段时间的盯梢加过后,警方发现,这几辆车的任务便是到不同物流点接货,根据客户的要求送货。
为了抓到涉案车辆贩卖假烟的证据,警方还特意花钱去购买了他们的货,并请烟草专卖局的人来鉴别。
当时,涉案车辆将车开到了某个大药房处,并把货送到了这里。
等到涉案车辆走后,身着便衣的警察立即去店内买烟,并把买好的烟拿给车上的专业人士鉴别。
鉴定人员刚拿到手便叹气道:“这烟包装太紧,一看都是手工包装的,太假了。”
这下,证据可就确凿了,不过警方却并不着急展开抓捕行动,因为还没查清楚梁某鹏的上线是谁,下线都有哪些,要想将假烟团伙一网打尽,光抓梁某鹏一人可没用。
在这之后,警方调查了开车送货人的身份信息,经过调查发现,从仓库往各个销售点送货开车的,都是梁某鹏的亲戚,很明显,这是以家族宗亲关系为主的贩卖假烟团伙。
另外,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监控,警方还掌握了梁某鹏他们的假烟销售渠道,梁某鹏他们会不定期向一些较小的烟酒店送货,大的烟酒店却很少送货。
通过调查银行账户,他们还发现有两名福建籍男子与梁某鹏有频繁资金往来,每笔资金都在20万以上。
警方怀疑,这两名福建籍男子就是梁某鹏的上线。
与此同时,在专案组调查时,唐金强每天都会去河边钓鱼10个小时,给专案组成员提供新的情报。
2019年12月初,专案组警方预判梁某鹏可能在元旦前大批量的囤货,为新年销售做准备。
警方觉得,这将是一个难得的抓捕机会。
12月16日,这是唐金强执行任务的第66天,也是他执行任务的最后一天,当梁某鹏开着车从仓库里出来的时候,唐金强立马向队长汇报:“队长,梁某鹏开着车出来了。”
随即,收到消息的专案组成员便对唐金强展开了跟踪。
这天下午,专案组警方在对梁某鹏跟踪的过程中发现,梁某鹏在和两个男子交易,而且,这两个男子专案组警方之前并未见过他们,且他们车子的牌照是福建的。
这个不同寻常的情况,立马让警方有了新的判断,这两个男子很有可能是梁某鹏的上线。
跟踪王某鹏车辆的警察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队长:
“王队报告,我这边看到有一辆福建牌的车子”
“在搬东西!在搬东西!”
“搬了几箱货了?”
“两箱。”
“就两箱啊?那先不要动,先不要动!”
王队冷静地做出了判断,指示现场的警察不要乱动。
虽然王某鹏进行了货物的交割,已经算是人赃俱获可抓捕了,但王某鹏交割的货物实在是太少了,只有三百多条烟,万一现场抓捕后梁某鹏不认仓库里的货,那就是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所以,王队觉得必须要等梁某鹏回仓库再进行抓捕行动。
由于抓捕时机即将出现,当地警察局迅速集结了13个抓捕组,打算分头行动,将假烟商店销售人员、梁某鹏团伙、福建两男子一举抓获。
一旦梁某鹏将假烟运往运粮河的仓库,收网行动就会立即展开。
晚上6点多钟,梁某鹏驾车来到运粮河旁的仓库,刚一下车便被附近设伏的民警控制住了。
梁某鹏落网后,没有多加反抗,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他十分配合警方的行动,直接打了一通电话,以退货的理由将上了高速的两名福建男子喊了回来。
晚上9点30分左右,两名福建男子在下高速时,被高速站设伏的警方当场抓获,警方在他们的车上查获假烟150条。
而在运粮河的仓库里,警方则一共查获假烟8126条,直接破了在现场缴获假烟最多数量的记录。
不过可惜的是,这两名福建男子只是梁某鹏为拓宽销售渠道找的新上线,并不是之前频繁和他交易的两个福建上线。
这点困难并未打倒专案组警方,根据梁某鹏一行人的口供,他们得知了这两名福建上线的住所,并去了福建抓捕,在12月18日下午将其中一名上线吴某抓获,而梁某鹏的第二名福建上线,也于2020年8月29日,在福建云霄落网。
至此,这个贩卖假烟的团伙彻底被镇江警方打掉。
执行任务结束后的唐金强
得知破案后的唐金强如释重负地长舒了口气,他说:“这66天我大概钓了20多条鱼,平均三天钓一条,感觉这么多天挺难熬的,我以后再也不想钓鱼了。”
与此同时,得知唐金强身份的梁某鹏也颇为感慨:“我说门口咋天天有个钓鱼的,原来他是你们这边盯着我的人啊。”
2021年3月,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审判,杨某鹏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6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2万元。
这便是梁某鹏的最终结局,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通过本案我们不难看出,破案的关键人物便在于唐金强,是他日复一日的钓鱼盯梢,给专案组警方提供情报,在唐金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民警对破案的决心与恒心,我们要学习他身上的这种精神,学会吃苦耐劳,微笑面对困难。